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谈化学课堂教学实验的有效设计——郝巧燕

谈化学课堂教学实验的有效设计——郝巧燕

2014年05月07日 09:46:59 访问量:44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能把书本知识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在实验中学生若亲自参与、亲自探究,那么对知识的认知、理解、感悟也是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演示实验的有效设计

由于受一些条件限制,许多学校无法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便成了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做演示实验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演示实验要清晰明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用演示实验来启发学生感觉事物的变化。通过自觉地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能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做演示实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媒介,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地观察。如讲水的电解一节课时,教师在前面演示,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看得清楚,若让学生轮流到前面观察又很浪费时间。为了提高演示效果,便于全体学生观察,可改用化学投影仪来配合完成上述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个放大了几十倍的水电解器……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强了演示效果,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 演示实验要新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讲酒精的性质时,演示一个神奇的魔术——“烧不坏的纸币”。拿一张100元的纸币,在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纸币,用夹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纸币完好无损。这个惊险刺激的实验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演示实验要多采用启发式,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

为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演示实验开始时可以设置疑点,创设实验情境,然后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仔细观察、思考。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诱导,多做点播,使整个实验氛围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在做Fe(OH)2的制备实验时,我们知道Fe(OH)2是一种白色的不溶物,然后让学生用新制的FeSO4NaOH溶液反应,仔细观察现象,结果未能看到期待中的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是灰绿色的沉淀。该现象立即就会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此时老师便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预期结果不同的原因: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为何要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地挤出NaOH溶液?久置的NaOH溶液中会溶解了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最后得出FeSO4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然后立即换一瓶经煮沸以除去氧气的NaOH溶液重新进行实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得到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为灰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出了新的疑问:怎样才能使生成的Fe(OH)2被氧化的速率减慢呢?结果经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以后,最后选用在FeSO4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将溶液与空气隔绝,再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就得到了Fe(OH)2白色沉淀,且保持了较长的时间不变色。

 

. 探究性实验的有效设计

传统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模式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新课改之后,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了探究性实验。所谓探究性实验就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与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然后给出初步结论的实验模式。

 

1. 让学生参与,激发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财富。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化学实验中经常接触到一些有毒、有腐蚀性、有刺激性的药品以及有危险性的一些操作和实验,各种媒体报道中也常涉及这些情况,这样就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恐惧心理,在实验时大多袖手旁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来自主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要由老师来提出实验目标,讲解实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习原电池时,可以让学生自制简易原电池。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就会思考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选用什么样的物质,怎样装配仪器?在思考的同时,既增加了对实验条件的理解,又了解了所选物质的性质,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分组实验,注重交流合作

实验时小组的划分要根据学生学习程度恰当搭配,切不可将所有好学生分为一组,所有差等生分为一组,应有选择地搭配开,充分体现分工的协调性。每个小组应该找一个组长,但要注意,组长是组织者,而不是包办者。小组内学生要经常进行角色互换,人人都动手操作,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体现小组互动、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例如在做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实验时,让有些同学制取氯气,有些同学制取甲烷,有些同学来做它们的反应实验,这样分工合作可以提高效率、促进交流。做成功之后可以互换操作任务,争取每位同学都能操作一遍。

 

.3.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化学不只是单纯的知识学科,还是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极为密切的一门自然学科。化学教学要挖掘教学内容与它们之间的联系,有的放失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科技中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使化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要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一些我们生活中不常见的或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有悖于我们认识经验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穷无尽的魅力例如当讲到Fe2+Fe3+的性质时,向学生提问现榨苹果汁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红,怎样才能使苹果汁在空气中不变色

 

总之,新课改要求转变实验教学的价值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或者验证某些知识,而是具有多种功能,彻底改变“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教学模式。因而应使化学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

 

编辑:张良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神池县虎鼻中心学校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