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市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2013年春节后全面铺开,统一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为规范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使用“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
集体研讨——分工编辑——组长把关——签字审核——师生共用——调整修改
1、提前备课: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研讨: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召集全体组员就教学内容进行研讨,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课前备课: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安排好预习的任务与要求。
4、课后备课: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二、对教师的要求
1、导学案不同于教师的备课,它只是教师备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人主备,形成电子稿,其他成员辅助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科组内教师协商后应对导学案进行个性修改,集思广益,融进自己的创意,形成完善的电子稿进行打印。教师可在导学案上进行二次创意备课,导学案要有教师圈点勾画和补充填写的痕迹,并且具有实效性、实用性。教师要随时完善整理,装订成册,以备检查。
如导学案不符合自己的教学要求,可在后面另加附页,写进自己需求的教学设计,并粘贴在后面。
2、一般不另外布置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完善整理好“导学案”。
3、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4、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填写“教学反思”。
“教学后反思”分“日反思”和“周反思”。“日反思”整理在每节的导学案上,在“我的反思”栏目完善;“周反思”是每周的教学体会与总结,一周一次,每下周一前上传到“学校网校─课堂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5、PPT课件设计:主备教师将备课组完善好的导学案制成PPT课件,将教与学各环节进行“链接”,课堂上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打开链接。
▲导学案(备课)和教学课件是教师的必备常规教学资料,注意及时整理保存。
三、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主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小组长负责监管预习过程)。
3、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规定栏目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4、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四、有关保障措施:
1、实施“导学案”后,可合理选用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等教辅材料,不得随意另外印制试卷;传统意义的备课停止。
2、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3、合理安排学生座位。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关键),负责本组成员课下预习和课上学习全过程的组织。
4、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
①看学生的学习气氛是否浓厚;②看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
③看学生各环节占用的时间多少;④看老师采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否好;
⑤看学生的学习效果;⑥看教师的课堂效率。
5、进行教材整合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由年级备课组长组织本年级成员商讨对教材章节的整合,确保整合后的课节能保质保量的完成。